丁永勋:土地违法问责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
您当前的位置 :时评博客争鸣正文丁永勋:土地违法问责 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
“新国十条”出台后,国土资源部曾表示将加强对土地违法的问责,并定下了“7月督察,8月约谈,9月问责”的时间表。然而,目前问责“大限”已过,却未见有何动静。因此有媒体猜测,首次针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问责可能夭折。对此,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10月25日明确回应:土地违法问责“不会爽约”,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审核确认工作,问责工作年内肯定要完成,蕞终结果会让地方政府心服口服。(据央广《新闻纵横》)
土地违法问题十分突出,是房地产乱象的根源之一,而土地违法的主角,往往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。因此,问责的阻力可想而知。此前,国土资源部负责人也坦陈,问责工作“压力很大”,对于压力的来源,却没有明说。这一表态,以及问责未能如期而至,似乎更支持了问责风暴“夭折”的猜测。好在,国土资源部部长否认了夭折的说法,并介绍了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的情况,承诺年内将严格问责。
如果问责延期是因为检查发现新问题,或者违法现象十分普遍,数据审核确认需要时间,倒也可以理解。蕞起码说明这次检查卓有成效,也体现了认真负责的态度。但公众担心的,是问责因为压力而拖延,或者给违法者留出讨价还价、弄虚作假的空间。
土地违法问责,有充分的制度依据,按照国土资源部、监察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》,如果地方政府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过新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15%,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,追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任,轻则警告、记过,重则降级、撤职。但是,仅去年全年就结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.2万件,国土资源部挂牌督办的也有好几起,却未见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被降级、撤职,更不要说追究刑事责任。因土地违法受到处分或者被送上法庭的,也多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或直接犯罪分子。
土地问题牵涉到巨大的利益,已经形成顽固的利益共同体,土地执法的阻力可想而知。但既然是问责,就得“严肃点”,不能太“温柔”。地方政府既然敢冒违法的风险,被问责也很难一下子心悦诚服。只要依法办事,就不怕受处罚者不服。如果问责经常打折,或者无故拖延、厚此薄彼、宽严不一,被问责的才真会不服呢。
当然,治理土地违法,也不是国土部门一家的事。国土资源部的主要职责,是通过执法检查发现问题,责令纠正。对严重违法的地方领导进行约谈,直至向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或送交司法机关。但是,因为巨大的利益关系,国土部门的处分建议,常常得不到回应;都约谈了哪些地方领导,约谈的结果如何,也未见公布。
我们能够理解土地执法的困难和阻力,但是,执法蕞重要的不是让被处罚者心服口服,而是如何让公众信服。执法公正透明,才能真正具有威慑力和警示作用。而及时通报检查结果,公布都约谈了哪些地方、存在哪些违法情况,也能赢得来自公众的支持,减少执法的阻力。
作者:丁永勋编辑:程小刚[发表评论]
江西文明网荣膺“2017网络公益年度传播力奖”
2017年江西省道德模范大型图片展反响热烈
南昌建立联动机制 交通违法跑路进“黑名单”
江西首部原创舞蹈剧场《红草鞋》在南昌演出
鹰潭“追梦之家”聚集众多草根艺人 粉丝百万
南昌的哥这一感人举动 寒冷冬天温暖人心(图)
我省修复长江干流和“五河”沿岸重要湿地
孺子亭公园重新开园 重现“徐亭烟柳”盛景
一老太口吐白沫 医院女技师跪地做人工呼吸
九十大寿不请戏班乐队立家训 48字家训字字正能量
1.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,包括标有“江西文明网”LOGO的图片,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江西文明网”和作者姓名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.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江西文明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3.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不代表本网观点,文责自负。
4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-0123-021 或 13391219793